自由市场和交通规则

很多人并不明白经济学里说的“看不见的手”是什么意思,当看到市场出现乱象时就呼吁执政单位要管管,再不然就有些商家因为无法持续获利,而呼吁政府推出有利于他们的政策。在此,我尝试用交通规则来解释自由市场如何运作,供大家参考。

自由市场不代表没有规则。大家都允许在法律的框架底下选择自己要从事的行业或是实行哪些商业政策,就像是开车一样,只要你遵守交通规则,你要把车往哪儿开都可以,任何人都无权干预。这个很好理解。

市场乱象就像是堵车。当一个行业如日中天时,里头的油水自然多,是竞争者纷纷涌入的高峰时刻。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就像是当大家发现某条道路的车辆非常稀少时,自然就会选择这条道路。

当商家为了生存,就会用各种手法被对手挤出去,例如:割喉式地降价、推出更眼花缭乱的配套、或是有意无意地抹黑对手等等。就像大家在堵车时,会更加贴近前面的车辆以防止被插队,不亮起讯号灯然后突然转换跑道,更用力地踩踏油门刹车和鸣笛等等。这很正常。

政府的角色,只能是为了确保大家遵守规则,而不是干预。当以上的“乱象”出现时,很多人受不了,要求政府出手干预。但我认为只要商家和司机们都没有违反法律或是交通规则,这些都只是小事,大家总能从中找到平衡点,无需政府介入或是理会。

除非是出现了类似这样的情况:司机明知自己极有可能无法在交通灯转红之前,把车身完全开进下个车道,但为了不想等多一轮的交通灯,还是故意为之。结果交通灯转红时,自己还卡在十字路口的正中间,让交通变得更加堵塞。就像是每天放工时,敦拉萨路的堵车“盛况”。这时,交通警察(政府)就有必要出手管制,避免司机们做出这种行为。

但要提醒的是,交警这时出现,是为了确保交通灯的规则有被严格遵守,并不是要他们有事没事地在各种交通口处设立关卡,或是随意更改交通灯的时间设定。因为大家在选择哪一条道路行驶,都会考虑过该道路的交通状况。当他们为了避开堵车的A道路,而选择B道路,结果发现B道路正被交警指挥,变得异常堵车。这时,交警的出现,就是打乱了司机们的判断。

也许在交警的指挥下,平时堵车的C道路突然变得顺畅了,但不要忘记,这也是少数人得益。因为大家都知道C道路平时是堵车的,所以都会想办法避开,出现在C道路的车辆已经是相对少(虽然还是会堵车)。这时,交警的干预,就只是解决了极少数人的堵车问题,而且是用“瘫痪”其他道路为代价,是得不偿失。

增加资讯透明度有助于解决市场乱象。那么要如何解决堵车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建立一个数据系统,让各方参与提供数据,并使用该系统给予的建议。就好象我们开车常常会用到的waze一样,大家可以马上知道哪条道路在此时此刻比较拥挤,并有什么道路选项。

有了这种系统,远比什么反暴利法,或是政府去取缔哪家餐馆任意涨价,都来得更有效。因为,只要把数据摊开出来分享,大家就可以货比三家,做出最适合的消费选项,然后让商家自行判断如何做出价格调整。

希望以上这些资讯,对大家有所帮助。

刊登于南洋商报《子曰伦语》一栏